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关于我国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五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简称“十一五”规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1949一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2006—2010年)开始,中国政府将编制“计划”改为编制“规划”。
“十一五”规划共14篇,48章,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十一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髙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标签: 各地推出节约粮食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