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每日经济》简报 2005年1月31日

农百科 113 0

【形势要点:温家宝总理明确表态支持查处环保违规项目】

  安邦分析师曾指出,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对国内30个电站等项目的环保违法查处,面临来自行政机构间的压力,而查处行动有可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最新的信息显示,此次查处行动得到了高层的赞许。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2005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对参加会议的各地环保局长们说:“在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全体组成人员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环保总局现在也动真格了,查处了一批违规上马的项目,非常好!’而且,曾培炎副总理也很支持我们的这次行动。”解振华还一一列举了一些省市主要领导的鲜明态度和表示的支持。解振华对环保局长们说,“现在看来,只要你严格执法,你自己的腰杆子硬,党委、政府、企业还是通情达理的。我们的行动,今后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在提倡环保事业方面,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循环经济”,成为会议亮点。这些内容将延续到今年的两会。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透露,已经提交全国人大和政协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环境保护从以往的“社会事业”部分中提了出来,列入“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大题目下。“《政府工作报告》将谈到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积极推动区域间协调发展等内容。”(BPSJ)

  【形势要点:地方政府开始向开发区收权】

  据宁波市计委一位知情人士日前透露,宁波市政府正在酝酿一个名为“(宁波)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领导小组”的“机构”,可能很快就将成立。该小组除对今后宁波工业项目、产业导向的规划实施具体监控之外,现存宁波工业用地的土地审批权、财政收入统筹权将全部收归该小组负责。这意味着,以往“先干后批”的开发现象将很难行得通了。这也意味着,过去的开发区管理部门对工业用地的土地审批和财政收入的统筹,拥有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少。据知情人士介绍,以往宁波在工业用地项目上,园区管理部门掌握着全区内的土地供应,这导致2004年以前,很多园区为吸引投资而降低进园企业的等级和要求,而出让土地的财政收入也几乎全部落入区县财政的“口袋”。安邦分析师曾指出,目前围绕开发区所产生的问题,其实反映出了开发区与中国的市场化不适应的问题。在中国,除了少数极具规模、有很高的产业聚集度的开发区之外,有相当大一批开发区正在演化成既非“特区”、又非政府的“怪胎”。宁波的回收开发区“地权”、“财权”举措,将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力措施。(BPSJ)

  【形势要点:明年能否实现增值税全面转型仍存悬疑】

  增值税改革去年已开始在东北地区推行,目前市场普遍关心这项政策何时能在全国推广。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丛明25日表示,增值税改革明年能否全面推开取决于今年宏观调控的效果、财政政策的调整以及出口退税历史欠税的消化,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好,明年推出全面增值税转型政策将成为可能。对于增值税全面转型的三个前提条件,丛明表示,为了防止投资过快增长和明显的通货膨胀,今年将继续进行宏观调控,如果取得成效,就能为明年的增值税转型创造比较好的条件。他介绍说,宏观调控是为防止经济过热,而增值税转型是一个减税政策,实际上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所以不会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出台,把经济过热的势头压下去后,出台增值税转型政策才可能实现。对于出口退税,丛明表示,2003年底前,中央财政欠地方企业的退税2400多亿,去年已经完全还给企业。但是这2400多亿的亏空还挂在中央的账上,没有通过发债偿还,中央在去年利用财政超收收入偿还了1000多亿,今年还要偿还1400亿。如果今年能够还清,就为明年的增值税转型腾出空间。(LZHJ)

  【形势要点:国家将启动大规模运力提升计划】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为破解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运力瓶颈,国家正在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煤炭运输能力提升计划。据介绍,这一计划主要包括山西南、北、中三条运煤大通道的扩建和改造,同时包括内蒙古等西部省区的运煤新干线的建设。此外,公路、水运方面的煤炭运输通道,也在进行大规模的延伸和拓展。山西是中国最大的产煤省份,晋煤外运不通畅一直是大问题。据称,2004年10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前往山西考察,看到蹒跚在山西公路上的运煤卡车,感叹不已,“谁考虑过,这么多运煤的卡车一年要用多少油?”目前铁道部与山西省政府已经谋定了一揽子的铁路建设方案,大致内容是:从2005年开至2008年,山西省政府将与铁道部一起,建成大秦铁路煤炭集运配套项目,实施南、北同蒲铁路扩能改造,完成太(原)中(卫)铁路、太原铁路枢纽工程、石太客动专线等多条铁路的改造建设任务,并以山西为中心,完成相关地方铁路的扩能改造,大幅度提高煤炭运输能力。(BLGD)

  【形势要点:联合国预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3.25%】

  联合国25日发表题为《2005年世界经济形势预测》指出,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3.25%,与2004年的4%相比略有下降。报告指出,在2004年全球经济的主要增长中,美中两国经济共同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全面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4%,中国为9.2%。此外,西欧、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2%、4.5%和5.5%,而南亚和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则分别超过了6%和7%。报告预计,2005年全球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势头。中国、美国将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预计200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而中国经济出于控制规模的考虑,增长速度虽将有所放缓,但仍可高达8.75%左右。但日本经济可能复苏乏力,其2005年的经济前景很大程度上依赖美中两国的经济增长程度以及石油价格等因素。(LZHJ)

  【形势要点:今年国内粮价仍可能上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由于面积增加天气理想,中国2004年谷物产量提高约2400万吨,超过4.55亿吨,结束了产量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2004年中国粮食单产308公斤/亩,比2003年增长6.6%,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尽管如此,预计本年度国内需求量仍将超过4.9亿吨,导致粮食缺口约达3500万吨,需用库存或进口来补平。据海关统计,中国2004年谷物进口量超过800万吨,其中小麦进口总量接近750万吨,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的规定,中国进口小麦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到2004年底已执行完毕,如果没有继续免税的政策出台,进口小麦的到港成本将提高13%。以美国软红冬小麦为例,免税时的进口成本为2026元/吨,征收增值税情况下的进口成本为2275元/吨,相差了248元/吨。因此,虽然2004年国内谷物产量大幅增加,但由于缺口较大,再加上优惠政策的取消,除了影响到今年小麦的进口数量之外,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国内市场的粮食价格。(RLQ)

  【形势要点:外资反映深圳的投资环境正在恶化】

  近年来,不断有外资迁出深圳,到河源、赣州甚至更北的长三角开厂。除了不断增加的人力成本导致竞争优势丧失外,政府杂费暴涨也是吓走厂商的一个原因。深圳台商协会总会副秘书长赖志明表示,工厂之所以离开深圳,是因为当地政府要求的杂费不断加码,令他们无法承受。例如,原来有100家工厂每月上缴300万费用,每家3万,现在只有60家厂,每家要缴5万,政府可以改合同,或者增设管理费项目变相加价。此外,当地村镇政府最初为吸引外资进入,合同收费很低,但只要工厂迁入之后,收取的杂费随时涨价。“1-3年,年涨一次,6年后涨3-5倍。”赖志明说,海关、工商部门的不规范罚款也是令厂商最头疼的。各种执法部门定期会到工厂做检查,罚款动輒开价十几万到几百万,“实际罚款数额可以和有关部门谈判,要靠平时的交情,比较客气的话会打2-5折,罚10-20万很平常”。(RZXL)

  【形势要点:网络正在改变国内政府的行政方式】

  互联网改变了当今社会,这已是共识。一般的理解多集中在商业、信息获取以及娱乐等方面。实际上,互联网的影响还在体现在社会公众的意愿表达,以及政府行政方式的改变上。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本届中央领导与国务院领导,都经常上网,并且很重视互联网信息。而国务院机构中,更有专门部门收集互联网上的社情民意。在各个部门及地方政府,官员们也把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据安邦分析师的了解,部分地方官员,每当重大政策出台之前或之后,往往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众对此的反映。这种情况,在今年各地“两会”期间,表现得特别明显。一些部门也是如此,比如近期引起轰动的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全国30家违规电站,此事在社会各界引发的反响,就很受国家环保总局的重视。据了解,国家环保总局近期每天都收集媒体和网站有关停建30个违法项目的报道和评论,并进行分析。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的评价是,“支持的还是非常多的。批评的也有,但这几天越来越少了”,并且“得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理解。”不仅如此,环保总局还利用互联网透露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此的支持——“环保总局现在也动真格了,查处了一批违规上马的项目,非常好!”以求争得主动。从安邦分析师了解的情况看,政府重视互联网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政府层级越高,越重视互联网信息;二是利用互联网正由被动转向主动,即由被动收集信息转向主动披露信息,同时引导舆论;三是在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中,政府注意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吸引公众参与。总体来看,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的压力之下,政府机构已经在改变行政方式。(DHJ)

  【形势要点:外企不怕两税并轨,最怕并轨时间不确定】

  从去年底开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争论显著升温。财政部一方坚持两税并轨已经刻不容缓,商务部一方认为两税合并明年也没戏。此时,作为当事方的外企如何想呢?《中国经济时报》日前刊登了某跨国公司中国公司财务总监的文章说,该公司是一家来自欧洲的生产型企业,经营期限超过十年,目前还未进入获利年度,还没有开始享受两免三减半,所以我们对两税合并这个问题很敏感。不过,在与国内有关部门漫长的讨论过程中,让我们最感头痛的是,两税合并并无具体方案出台,我们不能确定到底两税会如何合并,以及对我们公司的影响会有多大。比如,如果两税合并后,对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税率和优惠政策加以保留,则我们根本不用去考虑这个问题。又假如,两税合并后,对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税率和优惠政策保留到2010年,那么我们就得考虑怎样在2010年之前好好运用税收政策问题。但这一切现在都无从谈起。这位财务总监称,总的来说,我们集团来中国投资,主要是看重中国的廉价资源,包括很容易就能在附近买到便宜的原材料,很容易就能招到的熟练工人,而中国的工人工资平均只有欧洲的十分之一左右。给我的感觉是,总部对两税合并很重视,但并不会因为两税合并而对集团的规划和方向进行大的调整。由此可以看出,有些部门对两税并轨会影响外资流入的担心有些多余,对外资来说,最大的“优惠”就是政府部门的政策透明度,以及政策的确定性。(LZHJ)

  【形势要点:广东官员批评香港向中央伸手太多】

  广东“两会”上,爆出了不少“料”。广东向香港输出东江水的供水合约即将期满,港方不断有人向中央和广东省政府提出东江水减价的要求。据安邦分析师掌握的情况,广东省发改委主任陈善如对此半带挖苦地说:“几亿元连广东都可以随便拿得出,难道还要中央补这一点钱去给香港降水价?”他反问提出此议的港人,“(提这种要求)到底价值有多大?值不值得再提?”陈善如进一步表示,现在全国各地的水价都在猛涨,香港却希望得到例外优惠。为每年能省几亿元,不断向中央伸手。香港在前年向中央提出东江水减价的要求,中央当时已明确表示此事属于供水企业自身问题,港方应与粤港控股公司商谈而不是找政府,所以广东省政府不会插手减水价的事。他表示,香港现在每立方米水价为3.82港元,东江水供应给广州、深圳每立方米也要2.5至2.8元人民币,两地相差不大。“香港人应满足,有些数字要公布,供港东江水的水价其实不是太高,完全没有理由要内地补贴香港。”(BHJ)

  【形势要点:地方官员认为“先污染后治理”不可避免】

  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搞环境保护工作起,就提出要避免走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从现实看,中国完完全全重复了这条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广东省官员最近的表态,很有代表性,反映了中国的现实。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日前承认,广东正面临十分严重的空气污染,已引起省政府的重视。但他强调广东的污染是无可避免的,世界上不可避免地都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比如英国伦敦以前称为“雾都”,这是工业化的结果,现在中国不搞工业化不行,工业上不行,什么都是假的。中国很穷,不搞工业化,钱从哪来?在珠三角洲的分工中,香港搞服务业,广东就要发展工业,因此广东承担污染的代价会更大一些。广东官员的看法,实际上代表了地方官员的普遍看法。在各地大搞工业化、政府积极参与经济的背景下,大多数官员都会认为“先污染后治理”不可避免。这既反映了国内的现实,同时也是国内一些地方污染难以根治的思想根源。(BHJ)

  【形势要点:统计改革“下算一级”变成了“下管一级”】

  在去年出台的统计改革方案中,国家统计局将对各省的经济数据实行“下算一级”制度,这意味着,各省对于本省的经济增长数据不再具有正式的统计权力。不过,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25日表态,从2005年一季度起,各省份自己计算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必须要经过国家统计局的认定,“否则是不算数的”。今后,各省统计数字经过国家统计局审定后才能成为“法定数字”,还要接受一个由多部门联合组成的专门咨询小组的联席审查。国家统计局已给各省份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套上了至少四道“紧箍圈”。从今年开始,统计局在各地统一了核算标准,对专业数据的把关相当严厉。各省份生产总值核算的联审制度也在进行中,这是一种“过筛子”的制度。由各省统计局牵头,联合各州、市、地区统计局对地区经济数据集中审查,此制度已在贵州、甘肃、青海、吉林、湖南等省开始实施。在地区联审和各省份生产总值的核算后,还要由国家统计局牵头,采取“下管一级”的方式和各省份统计局组织集中联审,最终确立中国GDP“法定数字”。不过,让分析师不解的是,“下算一级”在这里变成了“下管一级”,各省经济数据的出台还是由各省进行,国家统计局只不过是加强了审核。这是否是对过去方案的一种修正,不得而知。(LLGD)

  【市场:沃尔玛在中国的扩张渗透到地产及地产金融】

  日前,在沃尔玛的牵线之下,深圳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嘉德置地集团正式合作。双方计划把开发的购物中心与商场项目打包后成立商业地产基金,到国外上市套现。深国投是沃尔玛在国内的长期合作伙伴,多年来一直负责沃尔玛在国内的拓展开发工作。据有关人士透露,“深国投、嘉德置地各自旗下的地产公司将成立合资基金公司,收购一些开发的商场和购物中心,像领汇基金一样打包上市,实现套现。”“购物中心与商场实现打包上市,这种运作方式在中国以前是没有的。”而沃尔玛此前也未做过这种尝试。商业地产基金一旦成立并上市,将有助于沃尔玛与合作伙伴稳定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迅速打开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将为沃尔玛解决选址与物业建设的后顾之忧。有零售业专家分析,“这对国内零售业来说是很可怕的。国外零售巨头在国内扩张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选址,一旦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地产商帮他解决了商场或购物中心的选址以及物业建筑的问题,那就等于是帮他起到了铺路的作用。”安邦分析师认为,沃尔玛在国内的动作恐怕还不限于零售和房地产业,还包括与此相关的房地产金融领域。这也显示了跨国公司的战略眼光和市场“野心”。(LLGD)

  【市场:经营不规矩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连吃哑巴亏】

  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经营的一个大毛病,是不能坚持规范做生意,把很多不好的习惯带到国外,结果吃亏的还是自己。日前,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透露,在印度有关绸缎生产商的申请下,印度政府有关部门可能于近日对自中国进口的绸缎(主要为坯绸)进行反倾销调查,调查内容除了人们所熟悉的“低价倾销”,还包括“虚开低价发票”等方面。据了解,今年以来,印度班加罗尔丝绸协会 Marvthu以及印度卡纳塔克邦织绸商联合会 Maruthi等先后在华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商谈,就印度织绸生产商认为我国部分出口企业虚开低价发票一事多次提出意见。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人士表示,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绸缎价格偏低,有部分并不是真正的价格低,而是中国出口商应印度进口商的需求,虚开低价发票帮助对方欺瞒印度海关,逃避高额关税。具体占多少比例不好说,但此现象不仅在绸缎出口方面有,其他产品上也存在,这也是中国部分出口商遭遇外国反倾销后不敢应诉的原因之一。(BZXL)

  【形势要点:中关村不如高科技园区】

  北京中关村的发展,在离中国“硅谷”的目标越来越远之后,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按过去的思路,是把中关村发展成企业创业的园地,培育出一大批高新科技企业。不过,这一目标至今实现得并不理想,反倒因为房地产的大量介入,使得中关村迅速变得“昂贵”起来。据调查显示,近几年中关村IT企业的“生命周期”非常短,1-5年间,约有20%-30%的初创企业面临倒闭。据有关研究人士的调查,在中关村,每9分钟就有一家中小企业消亡。不断上升的经营成本使越来越多的“草根”企业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廖国华认为,由于中国股市的特殊性,中关村很多小企业得不到上市机会,就缺乏了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所以中关村中小企业也就缺乏了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力。还有人士批评,中关村进行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出现了倚重短期经济行为实现GDP增长的倾向。此外,中关村的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吸引世界500强上,但容易驱走中小企业。在安邦分析师看来,中关村过去发展起来的电子产品物流中心的功能失去之后,新的功能定位一直没有出现,这导致了中关村的尴尬。就价值创造和发展前景而言,中关村甚至不如长三角地区的一些以代工生产和制造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AHJ)

  【市场:日本企业在中国加强并购成为日本投资新趋势】

  日本企业过去投资中国,多以新建合资企业或者独资企业的方式进行。不过,近两年,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并购数量增加迅速。据东京一家并购中介机构的调查结构结果显示:2004年日本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并购为50起,而2003年这一数字只有28。日本舆论认为,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国际化的最大资本。对于急需加强处理国内不良债能力的日本企业来说,中国成为其强化海外战略,拓展海外业务最佳据点。但有观点认为,由于“出资条件、营业地域等的主导权都在中国方面”,对于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来讲,收益回报率可能并不是很高。能源供给不足、原材料涨价以及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种种猜测,也令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存有一定的困扰。不过,日本最大银行集团——瑞穗银行综合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细川美穗子指出,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并购热潮是“日本企业的需要与中国现实情况相结合的结果”。(BPSJ)

  【市场:IDC预计今年全球软件市场销售额将增长7%】

  美国著名高科技市场调查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日前公布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全球用于信息技术领域的支出为965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这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将为6%,达1.2万亿美元。报告预计,2005年美国信息技术领域支出将为4160亿美元,增幅达5.8%,2008年将达到5010亿美元。报告还预测,2005年全球软件销售额将增长7%,达2130亿美元。硬件市场到2008年的销售额将达4650亿美元。(LZHJ)

  〖信息分析〗

  【分析:中国开放企业参与全球交易的步伐不能放缓】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在中央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要加强对境外中央企业的资产管理。目前,中央企业境外的资产已达到629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2870亿元。随着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策略,中央企业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会愈来愈多,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境外国有资产不致流失。李荣融还表示,要加强对中央企业在重大投资决策的相关制度建设,特别是对从事期货、外汇炒卖、金融衍生品交易等高风险业务,以及对外收购兼并和担保等资本运营,要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安邦分析师相信,国资委的三令五申,与中航油事件以及国资管理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不无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由中航油事件引发的对国企参与境外商品期货及衍生品交易的限制,很可能会使国内在这方面的政策开放步伐放缓,使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受阻。安邦分析师要提醒的是,中航油属于个别事件,而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交易是大势所趋,可以有效规避过去参与国际大宗贸易的被动局面。因此,对于中国迟早要进行的改革,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一个中航油事件就停止开放。(AHJ)

标签: 各地推出节约粮食新举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