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挺奋:河南纪行:黄帝故里、少林寺和龙门石窟

农百科 90 0

  河南纪行:黄帝故里、少林寺和龙门石窟

  一、黄帝故里

  2015年8月,我从海口市乘飞机到达河南郑州市。一下飞机尚未安顿住下,我就转车直奔新郑市。我们常说“炎黄子孙”,而“黄”是指“黄帝”; 而新郑,就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

  新郑市离郑州市约46公里。也许我来到时已是中午,参观者并不多。

  一到黄帝故里,我首先来到黄帝庙(也叫黄帝祠)。黄帝庙是整个黄帝故里景区中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庙不大,很古老;窗户也不大,显得光线昏暗。大门横匾上写着:“文明初祖”;两边楹联是:祖恩如日月经天光辉万代;帝德似江河伟地泽惠千秋。黄帝庙又名轩辕庙。据庙前碑文记载,黄帝庙始建于汉代,唐代宗大历年中置黄帝庙于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972)移建于桥山东麓,即今天的庙址。黄帝庙坐北面南,门前立一方形砖砌蚩壁,壁上书写着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题照: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黄帝庙大殿中神塞内有轩辕黄帝浮雕石像,石雕像高3.9米,宽3.3米,是以东汉武梁祠庙的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放大刻制的。殿内四周的壁画生动形象的展现了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东西配殿各三间,东配殿塑黄帝元妃嫘祖——“先蚕娘”像;西配殿塑黄帝次妃嫫姆——“先织娘”像。在黄帝庙院东侧新建碑廓内,存放着57通石碑,均为历代帝王致祭轩辕黄帝的祭文。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知事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清乾隆二十九年修葺,《重修大殿碑记》记载:“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址,乃当年故址”。后又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2000年黄帝庙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祠后边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我查阅过一些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晋朝时的《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以土德王,土色黄,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传说黄帝与尝用百草、发明刀耕火种的炎帝是同胞兄弟。从黄帝与炎帝氏族分支出来的姓氏占现在中国百家姓的一大半。炎、黄二帝的父亲是有熊国君少典。在黄帝庙旁边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有少典的墓,墓格局不大,立一碑,字迹模糊;我仔细辨认,墓碑上刻有:“有熊国君少典之墓”。墓碑约4米,墓顶部有龙的浮雕。

  传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后来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部落。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炎帝和黄帝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后来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被后人尊为中华始祖。据《易经》、《史记》、《山海经》等记载,轩辕黄帝故里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下辖新郑市。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

  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特别是经过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占地面积100余亩,共分五个区域:中华姓氏广场、轩辕故里祠前区、轩辕故里祠、拜祖广场、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区。

  在拜谒黄帝庙和少典墓后,我参观中华姓氏广场。广场靠南三分之一处的中华姓氏鼎坛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气势恢弘、硕大无比的鼎是黄帝宝鼎,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被称为“天下第一鼎”。鼎坛周围广场地板上刻满中华4600多个姓氏。广场边上有个巨大的中华姓氏碑,上面刻着高频使用的129个姓氏。河南是中华姓氏的主要发祥地和起源地,有研究表明,前100个中华大姓中,78个直接起源于河南,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我仔细看了,常用姓氏中,排在前四位的是:李、王、张、刘。我作为李氏后人,有几分自豪。我也听说我的家乡海南乐东海边居民是从福建莆田移民过来,又听说福建莆田居民大多移民来自中原一带,那正好是黄帝的的祖生地。广场四周种植着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这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想,中华姓氏广场体现的是八个字: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同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虽纷繁冗杂,但脉络清晰。每个姓氏都是这棵生命之树的春华秋实。每个炎黄子孙都不该忘记这棵生命之树,都应该记住自己是这棵大树上的枝叶;不管我们的姓氏源自哪里,黄帝都是我们的始祖。我了解到:在“2009全国特色文化广场颁奖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广场文化论坛”上,黄帝故里的中华姓氏广场获得了“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荣誉称号。

  参观完姓氏广场,我来到拜祖广场。拜祖广场在原来的黄帝宝鼎坛区。中间有一条南向北的36米宽的深红色花岗岩石通道,通至黄帝像。黄帝的塑像于2005年4月10日落成。这尊汉白玉塑像为黄帝手执宝剑的正面坐像。像高5.19米,以示“九五之尊”。像前基座正面刻字“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像”。中华圣火台位于拜祖区北,台高2007毫米,取2007年丁亥年拜祖日,地面周长5004毫米,取意黄帝甲子纪年5004年。圣火台创意为“钻木取火”,文明之光。颂歌台位于拜祖台左右两侧,每侧各长20米,五级青石面层,每侧可立250名颂歌者。颂歌台两侧置黄龙。

  黄帝的诞辰日是农历三月初三。中国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盛世时由官方主拜,乱世时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从2002年,起每年“三月三”,在河南省新郑市都举行中国新郑“炎黄文化节”始祖山拜祖活动,拜祖大典在新郑市始祖山轩辕阁举行。该活动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经贸委、河南省旅游局、郑州市经贸委、郑州市旅游局主办,新郑市委、市政府承办,属于官办性质。自2006年(农历丙戌年)开始,拜祖活动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大典是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突出中华民族寻根拜祖的主题,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2008年起拜祖大典升格,由河南省政协、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郑州市政府、新郑市政府承办。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印发国发〔2008〕19号文件,确定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每一届拜祖大典几乎都有全国人大或全国政协的领导人出席大典,经常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都有领导人同时出席;每届都有来自美国、法国、泰国、日本、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来参加拜祖大典并寻根祭祖;中国国民党的荣誉 连战和多名副 、中国新党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 等台湾政党领导人以及台湾退役将军前来拜祖寻亲;泰国中华总商会、美国华商会、中国-东盟文化经济促进会、印度尼西亚客属总公会和国外一些华侨社团组织以及爱国侨胞也曾前来参加拜祖寻亲。2012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主题是“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亲自撰写和诵读《拜祖文》:“……具茨绵绵,溱洧洋洋,圣山圣水,蜿蜒荡荡;少典之子,兹诞兹长,号曰轩辕,以德而王……”歌唱家领唱《黄帝颂》。如今的黄帝故里已成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黄帝故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黄帝故里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被评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大典举行当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全国政协两岸经合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此后,海内外炎黄子孙关注景仰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持续不断。

  离开黄帝故里时,我深深感到,能亲临中华民族始祖的故里,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此行对于我真太值得了!

  2020年1月3日

  二、少林寺

  2015年盛夏,我来到河南省登封市山区的少林寺。

  少林寺的名气太大了。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少林功夫誉满神州,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我怀着急切的心情走进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少林寺景区的入口是一座四柱三门七楼石牌坊,居中坊额是中国书法家协会 启功题写的“嵩山少林”,内联为书法大家沈鹏撰书“百代衣钵赓承一花五叶,千秋山河襟带四水三城”;左右次间的坊额是“禅宗祖庭”和“武林胜地”,外联是“胜地有缘听法雨,少林无处不雄风”。

  进了少林寺的山门,只见两边各有一座大山,这就是著名的嵩山;据说周平王迁都洛阳后,以嵩山为“天地之中”,故称中岳嵩山。嵩山由分立两边的少室山和太室山组成。传说古时治水的大禹先的两任妻子居住于此,第一任妻子居住的山脉就被称为“太室山”,在进门的左侧;第二任妻子居住的山脉被称为“少室山”。少室山位于嵩山南麓,少室山山峰多而险峻,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少室山东面与太室山相对,山脚下是少林寺。少室山的登山栈道有一段建在悬崖绝壁上,是游客游览的一大看点。我注意到:南边的少室山森林茂密,寺庙隐藏在密林之中(我想少林寺的名字可能与少室山的密林有关系);而对面的太室山却是山崖高矗岩石裸露,山顶平削像平坦的习武台。

  少林寺不仅是以武功闻名于世,而且是中国历史非常悠久、在佛教界地位很高的寺院;历来受皇室重视和扶持,被人称为“皇家寺院”。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查阅过有关少林寺的一些资料。嵩山少林寺建立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在南北朝佛教发展高峰期,北周武帝采纳还俗沙门卫元嵩删寺减僧的建议,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止佛教传流,史称北周武帝灭佛,少林寺毁坏严重。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静帝恢复少林寺,将其改名为陟岵寺。隋文帝时崇佛,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给少林寺土地100顷,再加上其他赏赐,少林寺成为拥有百顷良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至唐宋年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在唐朝兴盛,是唐代佛教最大宗派。嘉靖时期,日本倭寇袭扰中国沿海,少林僧侣抗倭有功,因此政府大规模修整寺院,少林寺还享有官府所赐予的免除粮差等特权。其后,少林僧人至少有六次被明朝政府征调,参与战事,并屡建功勋;所以朝廷又多次为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而少林功夫在中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也得以确立。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亲书“少林寺”(原挂于天王殿,后移至山门)、“宝树芳莲”(原挂于大雄宝殿,后被火焚)二方匾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亲览寺院规划图,审定方案,重建山门,重修千佛殿,少林寺这次大修缮和改建耗银达九千两。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写下众多诗词、匾额。

  我觉得少林寺的一大看点就是这气势宏伟的碑林。钟楼前的一段砖墙上镶有两通古碑,北侧一通为“小山禅师行实碑铭”,成碑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南侧一通即为著名的“太宗文皇帝御书碑”,也就是俗称的“李世民碑”。这通制于唐开元十六年(728年)的古碑,“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是唐玄宗李隆基御书。仔细观察,右起第三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正是因为有了这通碑,少林寺自唐代起,地位显赫,声名日隆。少林寺钟楼遗址西北角的御碑亭基址上,有乾隆皇帝《宿少林》碑竖草书,书体流利而姿媚。少林寺的甬道两旁都矗立着不少石碑,大大小小的一直通到大雄宝殿。旁边还有一个碑廊,碑上的刻字都可以看到少林寺的历史变迁。这些碑刻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有些石碑有1000年以上,非常珍贵。碑林东侧原为慈云堂,现已辟为少林寺碑廊。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其中有北齐武平六年《少林寺碑》、唐永淳二年《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米芾写的《第一山》、赵孟頫所写《裕公碑》、董其昌所书《少林禅师道公碑》等名碑。这些碑刻,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在历史、雕刻和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一座丰富的书法艺术宝库。少林寺是今古传奇,自古文人墨客、皇族管家访问仙迹,留下丹青者很多。碑林就是历代少林文化的缩影。我来到《小山禅师行实碑》的碑阴处,这是一通“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从正面整体上看,中间一人,光头盘膝而坐,佛教教主释迦牟尼是也,其双手还持有一画卷,上面绘有九流图。而单看右侧,一人头载道冠,屈身站立,乃道教教主老子,单看左侧,一人头带儒巾,屈身站立,乃儒教教主孔子。画面将佛、道、儒三教教主绘为一体,整体看为一人,分开看则为三人,艺术地表达了三教合一这一理念。图赞中写到:“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体现了三教合流、和睦相处的思想宗旨。“混元三教图赞碑”文化积淀深厚,可以说是一座文化高峰。

  我们通常所说的“少林寺”,其实指的是少林寺的“常住院”,是主持僧和执事僧进行拜佛、坐禅、诵经、接待、藏书、举办大型法事活动的地方。少林寺常住院建筑在河南少溪河北岸,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约57600平方米。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

  我首先来到寺西的塔林,这里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安息长眠的地方。少林寺塔林占地约1.4万平方米, 现存石墓塔约230多座,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个古塔建筑群。这些墓塔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各式喇嘛塔和印度窣堵坡塔等多种形制。我发现塔林中的塔均为一、三、五、七单数层,有正方、长方、六角、圆、柱、锥、喇叭等多种形状。墓塔层数的多少、高低往往体现了塔主人生前在少林寺的地位、威望和成就;同一层数塔的高低,则体现了塔主人弟子的实力。由于塔林周围都圈上了栅栏,我无法近距离仔细观察每一座墓塔的塔铭和雕刻。寺周还有同光禅师塔、法如禅师塔和法华禅师塔等古塔10余座。

  常住院内甬道尽处便是常住院的第二进——“天王殿”。 天王殿面阔三间,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殿内所悬“天下第一祖庭”匾额为乾隆帝御笔。大雄宝殿是少林寺里面最重要的殿宇,也被称为“三世佛殿”、“琉璃大殿”,是全寺佛事活动中心。 里面供奉的是三世佛像:正中的是释迦摩尼,两侧的是文殊、普贤两个菩萨,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常住院的第四进是“藏经阁”,也叫“法堂”,是藏经说法的地方。但在1928年,藏经阁及其保存的达摩面壁石、法器及5000余卷佛经、武术书籍被军阀石友三焚毁,仅存殿基和石柱14根,现在的建筑为1996年重建。“方丈室”是常住院的第五进,是寺中方丈起居和处理事务的地方。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来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方丈室初建于明初,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常住院的第六进是“立雪亭”,又称“达摩亭”,始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汉传佛教禅宗二祖慧可雪地断臂向达摩祖师求法的地方,故有“立雪亭”之名。立雪亭面阔只有三楹,却采用了最高等级的庑殿顶,足见达摩祖师和二祖慧可的崇高地位。少林寺常住院的第七进是“西方圣人殿”,里面供奉的是达摩祖师。该殿因其殿内绘有五百罗汉壁画而得名“千佛殿”。西方圣人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大殿背面及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生动,形神兼备,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

  据少林寺引导人员介绍,我人民解放军在有两位将领来自少林寺。一位是许世友上将,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在许世友8岁那年起在少林寺学了八年的武功,练出了一身好功夫。1974年“广字4号”演习时,我们团参加演习。许世友司令员来到我们团部视察,给我们作演习动员报告。许司令员身材敦实粗壮,神采奕奕。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钱钧也出自少林寺。钱钧中将有5年在少林寺学武的经历,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许世友和钱钧两位将军原来不认识,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两人碰面闲聊时,才发现原来是师出同“寺”的师兄弟。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政府颁布新的宗教政策以来,少林寺继承和发扬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先后恢复禅堂,每年举行精进禅七。收集整理古籍善本,少林寺藏经阁被国家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整理出版《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中华武藏》等多部著作。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极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据说2017年少林寺游客量为350万人次,门票收入3.5亿元。

  2020年4月

  三、龙门石窟

  2015年8月,我来到河南洛阳市,专程参观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面13公里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公元606年北魏迁都洛阳,因宫城城门正对伊河,古代天子又多以真龙天子自居,故称“龙门”。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所谓石窟,就是在岩石山壁上开凿洞窟,再在洞壁上雕刻精美的佛像。龙门石窟现存窟龛 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

  我走进景区大门,看到龙门石窟是两山夹一水,两边山上都是石窟,气势十分宏伟。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开凿了无数个洞窟;这些洞窟有大有小,密密麻麻,远望像蜂窝一样。我从龙门西山北端顺着半山的栈道,逐个走入石窟。

  龙门石窟中历史最久、石像最多和名气最大的是西山石窟。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其中,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的代表洞窟。而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我主要是在西山石窟参观,我重点观看了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等。 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潜溪寺是我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洞高、宽9米多,进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洞内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佛身高7.38米,面额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披销甲,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踩在脚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动传神。

  我进入潜溪寺后,看到一座幽静的院落中有并排坐西向东的三座石窟,即宾阳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称)。中洞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传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从北魏公元500年开始雕凿到523年6月完工,历时达24年之久。宾阳中洞原为北魏雕凿,由于宫廷发生内乱而半途而废。该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多,脸型稍长、嘴唇厚大、颈有横纹、胸部隆起。左右弟子和外侧侍立的菩萨,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洞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150余个佛龛。“宾阳三洞”中北魏皇室实际上只完成了一个宾阳中洞,而南北两洞则由以后的隋唐两朝完成的。宾阳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近10米,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即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 。宾阳南洞体现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

  我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即到了万佛洞。万佛洞是唐朝永隆元年(公元680年)11月建成,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因洞内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束腰莲花座中间雕刻四个赤膊季节袒胸、筋肌突起、体朵勇猛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莲花,每枝上坐一菩萨,姿态生动、造型别致、独具匠心。此外,还有唐代宫廷的“坐部”乐队,舞蹈者或吹、或弹、或拨弄琴弦,彷佛会奏出优美的旋律。将唐朝宫廷中的舞乐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真可谓工匠们的神工之处。

  接着我来到莲花洞。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此洞高6.10米,深6.15米,主尊释迦摩尼高6米(为立佛)。莲花洞南北两壁上方各有似为“法华经”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个高度仅有2厘米左右。他们就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

  从莲花洞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卢舍那佛(披身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伽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奉先寺的建造时间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费时约21年左右。主尊卢舍那大佛像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丰腴典雅、眉若新月、双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震颤。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艺术魅力所在。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一般说来,在佛学的教义里,佛、菩萨均为男性,而在龙门奉先寺的主佛却女性化,这是唐武则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别出心裁,破天荒将卢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妇女特有的形象。传说武则天集上述美德与卢舍纳大佛的形象几乎完全吻合。可见卢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真实写照。

  接着我来到古阳洞。古阳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就是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之际。洞内雕刻90%以上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是龙门石窟群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洞窟。全洞平面呈马蹄形,顶似穹隆。由于此洞时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得一窟。由此也看出北魏皇室崇佛的气氛。洞内两壁井然有序的雕凿成三列佛龛。这些小龛都十分精细华丽,龛额装饰细致灵巧,图案花纹丰富多彩,在龙门石窟中堪称集北魏雕刻、绘画、书法、建筑、图案造型艺术之大成。我注意到:古阳洞四壁及窟顶镌满佛龛造像,这些龛像多有造像题记,记录了当时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缘由。在金石碑刻艺术中负有盛名的《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艺术及雕刻艺术的最珍贵资料。

  据介绍,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 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 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 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内容一般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体的代表,字形端正大方,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一种比较成熟的独特字体。《龙门二十品》可以说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千百年来为书法家所称道。

  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白居易曾长期在龙门香山居住,死后就葬于龙门香山的山脚下。他曾写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

  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20年4月23日

标签: 龙门石窟在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