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 蔚然成风

农百科 82 0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浪费问题时有发生,随着新冠疫情等突发情况的发生,又一次将形成“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推至公众视野之中。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社会风尚,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粮食是辛勤劳动的收获,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对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社会文明及进步的重要体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场持久战,从推广餐桌上的“光盘行动”到推广节能、节水、节电,乃至倡导绿色低碳,形成节约适度、文明健康的消费模式,都是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的应有之义。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首要是形成文明节约意识。观念指导行为,有怎样的观念才会有怎样的做法。节约的实质是绿色发展,勤俭节约与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意味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所谓绿色发展理念,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大快朵颐”是及时行乐,“勤俭节约”是长远发展。所以,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观念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价值选择。有了观念的指导,才能在社会中明确价值取向,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风尚。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关键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有了勤俭节约的理念,具体怎么做?如何将厉行节约的理念落到实处?关键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杜绝浪费的治本之策。只有形成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强有效地进行节约管理,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餐桌上的杜绝铺张浪费,到公路上的共享单车、新能源车……绿色生活方式逐渐在改变人类的生活。由粗放到集约,绿色的生活方式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法无定法,但是只要每个人能够在过渡期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做法选择,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保障是形成长效完善机制。“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完善的制度是遏制浪费现象的有力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浪费的不良行为,要强化监管,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才能制止浪费行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以点带面,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带头落实相关制度,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上作表率,以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勤俭节约新风尚,推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既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面对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挑战,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更要厉行节约,弘扬优良传统,激发艰苦奋斗的精气神,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标签: 厉行节约措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