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暗示和心理催眠?

农百科 151 0

   一个愿望、一种观念、一种情感、一个判断或一个态度在一个人的心中出现和起作用时,如果没有遇到任何相反的观念、相反的动机和相反的评价,就叫暗示。暗示性是人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即是对某种刺激可以有意识或无意识加以接受。人与人的差异只是在某些事情上易接受暗示,以及暗示性高低不同。

  暗示性高低与个体的年龄、性别、个性、心理活动过程等相关。在相同的环境中,女性比男性容易暗示,儿童比成人容易暗示,智商高比智商低容易暗示;就同一个人来说,当处于某些应激、疲倦、催眠等状态时,容易暗示。

暗示能影响人的观念、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

  如果应用得当,能挖掘人的心理潜能,如催眠治疗是通过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挖掘心理潜能,协调机体功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宗教、商业、教育等领域,但它更常用于治病。但暗示并非万能,它主要适用于心身疾病、神经症。对重型精神病、器质性疾病切忌使用,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暗示治疗总是依附于一定的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落后文化不断被历史淘汰,新文化又成了它的依附对象。如今迷信仙术、动物磁力理论已经很难暗示病人,而用气功、保健品治病已被愈来愈多的人接受。气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信者很多。气功是个人行为,多数人在安静的情况下,采取缓慢均衡的呼吸,加上自我暗示后,都可以进入朦胧觉中的气功状态。

  气功“治病”的实质是气功师通过气功文化营造的心理氛围而产生的心理暗示。

保健品的推广,除了其本身的药理作用或物理作用外,大都掺合了心理暗示。这种暗示主要借助广告来实施。通过广告介绍产品功效、原理,并请专家推荐、名人作证等手法营造一种可暗示的心理氛围,使用者使用时就很容易接受广告暗示。

值得注意的是,暗示可治病也可致病。对于暗示性较高的人,不良暗示极易导致心理疾病。错误的气功修炼方法可导至走火入魔的反面效应。走火,指练功时有强烈的杂念(如大喜大悲,大欲大悔),加上急促的呼吸,造成导引紊乱而产生心理障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入魔,指练功时在强烈的暗示下,产生幻觉(如在所谓“开天目”中看到了地狱、天堂,看到自己腹中有个**等),信以为真,无法自拔,出现心理障碍。严重的走火入魔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状。

当一个人与自己的感觉进行沟通,或者正在做内心观想工作,便是处在一定程度的催眠状态了。

  催眠术是通过特殊的诱导使人进入类似睡眠而非睡眠的技术,在此种状态下,人的意识进入一种相对削弱的状态,潜意识开始活跃,因此其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都和催眠师的言行保持密切的联系,就象海绵一样能充分汲取催眠师的指令,能导致这种状态的技术就叫催眠术。

标签: 心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