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在这段感情里面,我好没有安全感……」是许多人常常在感情里面充满不安时,会说出来的话。
但是,到底什么是安全感呢?又,真的只有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的人,才会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吗?
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和你想象不同。
如果要说什么是安全感,或许没有人可以说得出来。我们或许可以说,男友上夜店让我很没有安全感、女友和其他异性出去玩让我很没有安全感。但是仔细追问,什么是没有安全感,或许只能问出「我很怕被抛弃」、「我很难受」这些情绪,却没有办法仔细描述,到底什么是安全感。
事实上,安全感的出现,是演化上面的产物,当我们一出生的时候,我们都是脆弱的孩子们,对外界的威胁毫无抵抗力,因此,当我们感觉到害怕的时候,我们就会哭。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会哭呢?因为我们的哭泣,可以引来照顾者的注意,让他们赶到身边来保护我们,好解决我们面临的危机。
当我们哭泣时,其实就是我们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我们透过哭泣,来寻求照顾者来保护我们,好让我们感到安心。当我们感到安心的时候,我们就能获得被保护、被照顾、威胁解除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就是所谓的安全感。但是,并不是每个爸爸妈妈,都能够让自己的婴儿得到安全感,要让婴儿得到安全感,必须要在婴儿面临危机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适时出现
敏感觉察
给予支持
这三个点,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让我来逐一解释。
适时出现
当小婴儿哭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会立刻赶到小婴儿的身边吗?其实是不一定的。有时候,爸爸妈妈可能会把婴儿丢在家里,或是觉得婴儿很吵很烦,那么就不会赶到婴儿身旁。在这样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就没办法满足安全感的第一要件:适时出现在婴儿的身边。在这样的情况下,婴儿的危机自然没有办法被解除,自然不会获得安全感。
敏感觉察
有一些爸爸妈妈在婴儿哭的时候,确实赶到婴儿身旁了,但他却不知道婴儿为什么哭。婴儿被雷声吓到,妈妈却以为婴儿是尿裤子,所以帮婴儿换尿布,而不是抚摸婴儿,让他感觉到放松、婴儿肚子饿了,妈妈却不知道婴儿是肚子饿,只是轻轻拍拍他,要他别哭了,却没有给他喝奶,那么,即便父母出现,依然无法解决婴儿受到的威胁,那么婴儿的危机依旧不会被解除,当然也不会得到安全感。
给予支持
有一些父母,可能确实知道婴儿的危机是什么,但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没办法给予婴儿物理上或生理上的支持,因而未能解决婴儿的危机,使得他依旧无法得到安全感。比如说,有些父母相信,婴儿哭的时候抱他,会让婴儿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以后只要遇到什么小事就用哭的解决,所以选择不去抱他;又或者,有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小孩子在地铁上跌倒哭了,做父母的觉得很丢脸,因此对孩子吼说:「哭什么哭,不过是跌倒而已,有什么好哭的,爬起来就好了。」如此一来,即便父母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却没有给予他物理上(帮伤口擦药)或心理上的支持,婴儿自然没办法解除危机,当然也就没办法获得安全感了。
因此,唯有在婴儿、孩子遭遇危机时,父母满足了适时出现、敏感觉察、给予支持这三个要件,确实解决了孩子的危机时,孩子才会获得安全感,进而不会继续哭闹。
或许有人会反问我说,抱孩子真的不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吗?其实是不会的。
既然我们天生就会透过哭泣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就代表我们天生就有被安抚的需求,唯有先获得他人的支持,我们才能长出内在的力量,这是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内涵。因此,有些人总是说:「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这其实是一句错误的话,关于这个部分,在依附理论上称为依附悖论。
只有说自己没有安全感的人,才缺乏安全感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把婴儿身上的安全感,延伸到成人身上来做回答。满足婴儿安全感的三大要素——适时出现、敏感觉察、给予支持——其实也同样适用于成人。
例如当你因为考试考差了、在学校被排挤了、在公司被老板羞辱了、出车祸了、感觉你在意的人好像不在意你了……的时候,你也会感觉到不安全感。在这个时候,如果对你而言重要的人(伴侣、朋友、家人),能够适时出现、敏感知道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给你物理上与心理上的支持,你的恐惧感是不是就会下降许多呢?没错,成人和婴儿得到安全感的原理是一样的。
然而,有一种人,即便碰到各种威胁,却从来不让旁人看出来,即使你问他怎么了,他也总是不说;这一些人,总是非常的独立,好像什么事情都能自己解决、什么威胁都能一个人挺过去,看似好像能够给予自己的安全感;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小婴儿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会哭,大人遇到安全感的时候,难道就不会求助吗?没错,大概有 20%~30% 的人,在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反而会闷起来不和他人求助,甚至,他们还会对于别人帮助自己而感到很不安,甚至会对别人的帮助恶言相向,就好像《冰雪奇缘》的艾莎公主刚开始一样,把自己冰封在冰层里,抗拒任何靠近她的人,包括她自己的妹妹。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人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被父母忽视、遗弃,甚至在向父母求助时,总会被要求要独立一点、不能依靠别人,久而久之,他们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吵都没有用,自然而然地只能在自己的心里筑起一道心墙了。这些人,并非有安全感,而是当他们感受到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就会麻痹自己的感受,让别人无法靠近他们。因为一旦别人要靠近他们的时候,就会唤起那些他们求助时被拒绝、被冷嘲热讽、被抛弃的回忆,使得他们选择麻痹感受、自己面对问题。这一些人,在依附理论的分类上,被称为高逃避倾向的人。
因此,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即便是那些看似独立无比的人,也都会有缺乏安全感的时刻,缺少安全感,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获得充足的安全感,我们在长大后谈恋爱、交朋友、与他人互动时,确实会比那些带着充足安全感长大的人更加辛苦一些。
标签: 心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