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人都在说开源节流,你省出了什么?
省钱分两种:一种是主动省钱,主观上就有勤俭持家的习惯;另一种则是像我曾今的被动省钱,被迫为之。因为口袋存粮不足,不省可能就得饿肚子了。
一、为了省钱,做过啥?
1、刚毕业时在省城工作的我,每天一早要从城外坐车进城。
最近的地铁站,大概距离小区3公里。小区门口有摆渡公交车,费用2元。加上地铁的3元,意味着每天上下班来回得花10块钱在交通上。
为了省下公交钱,每天来回抄近路步行。至今还记得第一个冬天,顶着北风走路30多分钟的情景。要是当年就有走路排名的应用,估计每天的名次应该不低吧。
2、在外工作,最大开支当属租房。
公司在城南,我住城东,每天通勤1小时以上。同事问何不在公司附近找房子,这样每天还能多睡会。我嘴上好面子:自己东西多,搬家太不方便;实则真实原因是,在收入不多的当年,实在不想承担多一倍的房租。
因为住得远,每天早出晚归,尝尽了上下班高峰期之苦。我和妻子开玩笑说:这辈子挤公交、地铁上班的日子,应该已经打满卡了。
二、省钱省出了什么?
1、消费欲望
这些年毕业季,接触到一些应届毕业生。刚进公司时,还相当朴素;隔了没几个月,穿着时尚,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当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但我还是觉着现在年轻人消费欲,与自己当初刚工作时截然不同。
我还记得当初的誓言:毕业工作了,凡事都得学着独立。自己能养活自己,辛苦点也值得。最起码不再跟父母伸手要钱!
同龄人有点积蓄就想着享受:买最新款的手机、单反、手表;买曾经买不起的衣服鞋子;去全国各地旅游。我对这些全都提不起兴趣。
另外本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原则,我一度很排斥用信用卡,目的就是不让自己有借口透支,任何花钱的事都要克制。
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许多所谓“愿望清单”,都是介于买与不买之间。买可以让自己愉快一阵子,不买实际上根本影响不了目前生活。
生活必需品,无需纠结。价格合适,囤货也在所不惜;可买可不买的大件,深思熟虑1-2个月,仍有强烈购买欲的,才会考虑下单。这两年管这种消费现象叫,“延迟满足”。这判断思路极大了简化了我生活中的选择。
2、合理计划资产
跳槽到现在工作的城市,没等公积金交满半年,我就开始看房;刚满足贷款条件,我已选定并签了合同。那3年的租房经历,是加快买房的直接原因。
如果不是住得远省下了一部分租金,可能房子首付就会差一截;如果不是笃定买房,多等1年,飞涨的房价就等于1年白干。
三、省钱=吝啬?
在我看来,省钱是有限资金下的优先级选择,是诸多像我这样普通家庭人的“被迫选择”:先办重要的事情,钱花在刀刃上!
可即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那些年形成的省钱思维依然还在影响着我。
成年人的生活充满诱惑,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自己也就离成熟近一步了。
现在自己省钱,为的是有朝一日对家人、下一代、别人不吝啬。这么看,学会省钱不是一件坏事。
标签: 节约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