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心理学:人应当保持独处习惯,但千万不要保持“长期孤独”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追求理想之时,便是坠入孤独之际。” ——史泰龙
史泰龙的这句话很生动地描述了内向者的人生,一心卓越的人生。而内向的人确实有很多成功的可能——很多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内向的成功范例。
荣格的“外倾型”和“内向型”
心理学家荣格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对人格类型将人的类型分为两种,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指的是倾向于对外部世界的客体做出反馈,而内倾型旨在人的内部世界进行沉思。
外倾型的人往往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能量,并采用纠错的工作方式进行经验的累积。外倾型的人因为对外部世界的敏感也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往往在人群中表现得活跃积极,也善于言谈。
内倾型则相反,内倾型的人往往是从自身获取能量,善于自省,而行动方向也会从自己的理解而非从经验出发,工作方式为稳定的方式,也不喜欢变化的环境和喧嚣的人群,善独处。
本文说的外向型和内向型其实就是荣格的外倾型和内倾型。
内向的人平时都在做什么
内向的人平时都是在做什么?看书,看花草,看星星,就是不看人。
美国版杂志《你绝对想不到的9位性格内向的名人》的文章里有一位名人形容自己的日常就是遛狗,散步和看天空,反正都是一个人。这个人是女演员奥黛丽·赫本。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不善交流,不喜社交,也就是弗洛伊德说的自恋的神经病。弗洛伊德是个外向的心理学家,我们最后再说他和两位内向型弟子荣格和阿德勒因为性格类型不一样而发生的趣事。
看书的小男孩
内向者从小由于不够活泼就表现得没那么招父母喜欢,比如下面这个七岁的来自华盛顿西雅图小男孩。他每天有个习惯,就是看一本很厚的《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后来演变成在地下车库里倒腾着自己的事,连饭都不去吃了。
于是妈妈不高兴了,问他:“你在做什么?”
“我在思考。”
“你在思考?”
妈妈惊呆了,拉着他去看了心理医生,而医生的建议是,母亲不要干涉他。
男孩就是比尔盖茨。
现在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在越来越透明的互联网环境中成长成熟,互联网媒体平台以及网络社交的发达,更是让外向者容易被发掘。
而内向者由于倾向于沉浸在自己世界里,不能很好地完成交流,所以经常会在学校环境或者工作环境中被人遗忘,甚至在资源的分配中也处在不利的位置。
因此,各种情商教人说话教人社交的书应运而生,目的是让所有的人看起来一样。可这个世界的美好不就是来自于不一样和多元化吗?那些内向的人,从一开始就和外向的人不一样。
他们也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闪光点。
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让他们更好地做自己呢?其实内向者身上真的有很多需要我们去重视和去学习的优良品质。
内向者爱思考
内向者为什么爱思考,因为内向者生理结构决定了他们更爱思考。现代科学也从生理学上证明了内向者和外向者的生理差异。
1999年,美国医生黛布拉·约翰森证实了前额叶区血液流量大是内向型性格的成因。内向者的大脑血液的运行路径更长,因而相对于外向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思考或者做出反应。
所以你会发现内向者尽管脑子想得特别多,但是表达的时候仍显笨拙,甚至表达和思维不在一个速度上。
内向者爱学习
另外内向者的大脑前额叶(学习、决策、记忆、解决问题的处理区域)皮质更加活跃,所以他们擅长思考也喜欢学习和解决问题。内向者的主导神经传导的物质大多是乙酰胆碱(外向者多为多巴胺),而乙酰胆碱在专注、记忆、学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你会看到内向者经常对高难度的科学知识或者社会运行规律感兴趣,而很多科学家或者哲学家也都是内向者。
因而,很多需要带动气氛或者需要很高沟通技巧的工作都是由外向人占据,比如歌手,教师和销售。甚至一些领袖或者社会活动家也是外向者,因为他们需要主动地和周围人群保持良好的联系和互动。
内向者更冷静
上面提到的乙酰胆碱也是神经系统中,负责安静、复原等功能的神经媒介,所以内向者更喜欢安静。
在《内向者优势》中,作者提到了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爱冒险的人体内的D4DR基因比较长,D4DR基因也被称为“冒险者基因”。
内向者这组基因相对来说比较短,所以他们会对外界事物表现得更加小心,所以行为举止较外向者比较更为内敛和拘谨。
内向者对多巴胺也非常敏感,所以社交场合的喧嚣和嘈杂会让内向者感觉极为不适。
外向者则不然,因为对多巴胺不太敏感,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刺激,而多巴胺阈值会在这一次刺激中升高,于是下一次就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让外向者感到同样的快乐。
于是外向者会让自己在社交中认识更多有趣的人,用更多的新奇体验让自己感受到舒适的水平。
内向的人更专注
内向者就不会有被多巴胺阈值控制的问题,所以不容易被外界所诱惑,内心往往更加坚定,也更容易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一个内向的作家,就很喜欢跑步,因为他认为人必须有独处的时间,而他把这个时间留给了跑步。因为跑步的时候他不需要和别人说话,也不需要听别人说话。只需要看周围的花花草草即可,这个作家叫村上春树。
内向的人往往有平常心
《内向思考》一书里写到了里面有说到独处后的内向思考可以人保持情绪平衡,不会“被一连串事情牵着走”。
内向的人更擅长自省
自省也就是说从本源出发,先问为什么。内向者由于不容易受外界所诱惑,因而更能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在和别人的比较中迷失了方向,丧失了初心。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法学院,在《纽约时报》和《今日心理学在线》有多篇内向文章发表的苏珊·凯恩《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讲到:
内向者的敏感,不仅使他们对可怕的事物保持警觉注意力,也对平常的不可怕的事物保持警觉注意力。因为内向者会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思考,所以更容易想出解决弊的良策。
有一个喜欢自省的内向者叫爱因斯坦。他在温暖的地面用意识联系了冰冷的宇宙。用丰富的联想和精密的计算帮人类突破了思考的边界。
科学的魅力在于前仆后继,有人向往着宇宙,就会有人更向往宇宙。内向的爱因斯坦只是把愿望寄托了宇宙,有另外一个内向的人把宇宙的梦想变成了行动,那个内向的人叫马斯克。
内向的人其实也向往人群
马斯克的性格一直非常内向,直到3岁,他才学会走路,甚至一度被认为有行走障碍,因为不善言语,也一度被母亲误认为有听力障碍。
无独有偶,爱因斯坦三岁说话,现代人对爱因斯坦的研究到了自闭症,并从爱因斯坦身上研究到了艾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的人有天才的可能。
坦白说,偏见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被偏见影响的人们一生都在逃离偏见。值得肯定的是,马斯克确实很努力在证明自己。
马斯克也喜欢阅读,从6岁开始,他每天阅读10小时,读完了图书馆所有的书。马斯克生性安静,不喜交流,从小在学校里因为“另类”的性格而备受排挤。
在学校里,他曾一直都遭受校园暴力,马斯克也一直对自己的样貌极为不自信,“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班里年龄最小、体型也最小的孩子,因为我的生日在6月28日,接近学校接收学生的最小年龄”。
学校虽然糟糕透了,但家里也并没有给马斯克更多的温暖。马斯克有个爱他的坚强的妈妈和对他永远嘲笑和不信任的爸爸。
本文说的是内向,就不在这里追溯原生家庭的伤害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理想实现背后都有一段想突破的绝望的现实。所有受欢迎和受崇拜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们大多都有一个自己觉得很重要但永远不被他理解的人。
内向者从小就是孤独的,但是内向的人希望的是周围人的爱而不是周围人对他说你这样不好,你应该开朗一点。
保留独处习惯不意味着追求孤独,独处有益于思考,孤独容易得病。
内向者的话确实很少,比如被认为有自闭症可能的爱因斯坦。而马斯克不善于言辞,甚至在前不久拿到首富的时候,在推特上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好吧,该干活了(Well,back to work…)。
内向者平静的外表下都有一颗不平静的心
而作为内向者的杰出代表,马斯克无疑是疯狂的,执着的,外表的平静和内心的喷涌不成比例,而爱看书的马斯克在童年的伤疤在被书籍疗愈之后,长大成人的愿望是改变世界。
马斯克也因为看了《银河系漫游指南》受到启迪,从此在世人的不解中一次又一次地开始了对火星的探索,直到成功为止。
马斯克对自身愿望的极端忠诚表现在对物质的无所谓,除了上面的砸锅卖铁倾家荡产,还有下面这个大富大贵时的从零开始。
前段时间,刚刚给第6个孩子起“火星文”名字的马斯克在推特上发言称自己会告别财富。他在回答网友的对这句话的疑问时回答道:星球不需要现金,你的财产会压垮你。
马斯克活成人间清醒,我们也需要清醒对待马斯克。
话不多的马斯克活成了人间清醒,我个人也希望支持马斯克的所有人也清醒。不是所有的内向者都能活成马斯克,或者所有的内向者想活成马斯克,甚至是马斯克的成功和本身的内向人格可能也只是存在部分联系而不是全部联系。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词对于现在的马斯克非常合适,因为互联网时代,所有的距离都不是距离,这个距离除了人和人的距离,也是任何梦想的距离。不过,既然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和活法,那么就不要去拘泥于内向者好与坏。
所以,我不想给马斯克的首富标记成内向者的胜利,因为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不是一个人成功的。
内向的马斯克有好几家公司和成千上万的粉丝,而他背后的支持者包括亲人同事或者陌生人都是内向者或者外向者的总和。至于哪种人群更多不好说,但一定不会是只有一种人。
外向型心理学家和内向型心理学家的爱恨纠缠
说回发现内向者和外向者人格的内向者的荣格和他的老师外向型的弗洛伊德的故事。
弗洛伊德和荣格曾经感情深厚,而弗洛伊德也一直把荣格当成儿子来看待,而荣格在前期也一直是弗洛伊德的忠实追随者。弗洛伊德告诉弟子性是根本,所以需要谈性说性。
荣格一气之下在1919年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职务,退出精神分析协会,留下了弗洛伊德一个人郁郁寡欢。1921年荣格发表的《心理学类型》一书就提出了我们现在 熟悉的外向型和内向型。
弗洛伊德在教育方面确实令人遗憾,因为他还有个弟子在荣格之前也背叛了他,那个人也是个内向人格,他的名字叫阿德勒,最著名的理论叫做自卑与超越。
1911年,阿德勒公开反对老师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导致两人关系决裂,而他在同年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内向者和外向者应互帮互助
我们可以看出没有一个内向者的成功是完完全全的内向者的成功。假设不是外向的老师天天语重心长地和自己的弟子说你的本质你的行动力都来自于性,也不会让两位弟子愤怒地找到其他地更科学更全面的理论去取代他甚至不惜和老师决裂。
只要人长期处在这个舒适区,人的健康都不会有问题。那么对于内向者的人来说,如何防止自己去到舒适区之外?
“人应保持独处习惯,但不宜长期孤独”。
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和可组建的社群规模有相关性:
大脑越大,社群规模越大。人类凭借得天独厚的器官比例,得以组建比其他灵长类更大的社群,平均包含150个个体,这就是“邓巴数字”。
人的大脑皮层大小有限,所以一个人只能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不管你有多少社交网络的“好友”,你的现实生活中可以维持的只有一百五十人最多。这一百五十人理论上你一年会联系一次。而社交对大脑也有反向作用,缺乏社交会使大脑缩小。
所以,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才是真正的智慧。我们需要独处,但我们不呼吁孤独。我们不反对社交,但我们希望更多走心地沟通和交流。
孤独意味着别人说什么你都不听,你觉得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而独处的魅力在于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哪怕是你很难有一个人的机会,你也可以在人群中保持内向思考。
也就是从事物本源出发而不是结果出发,思考自己的价值,思考自己的作用,而不是说这件事是不是被外界所认同和这件事产生的结果。接纳自己,勇敢面对困境,增强信念,拥有被反对和被误解的积极态度。不妄自菲薄,不过度消沉。
在喧嚣的世界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才是内向思考的终极要义。
全文小结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的是复杂的科学,也是简单的道理。呈现和内隐互相弥补,正确不在于静止和割裂,而在于联系和发展。广袤的宇宙尚不清楚自己从何而来,那么渺小的人类为何还要在比较和争辩中找到性格的最优值?
内向和外向并无优劣对错,世界本是内外一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象与本质并无鸿沟,内向和外向也不宜决裂。存在的,即是合理。不必纠结。
标签: 心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