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七原则

农百科 180 0

  原标题: 中医养生的七大原则

  1、调阴阳,使阴阳调和,阴平阳秘,即可使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畅顺,内外就能协调,邪气不能侵袭,耳聪目明。

  2、和脏腑,是指使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相对稳定和协调,由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的功能的综合反映,所以,养生首先要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其生理功能。

  3、通经络,是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人体的气血才能流通,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胕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

  4、保阴精,在精气神三者之间,精是生命的基础,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若精亏则体弱神衰,脏腑机能失调,百邪易侵。

  5、重养神,《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得神着昌,失神者亡”,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統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在生命过程中,神易于动而至耗,难于静而内守。因此,历代养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安神来健身防病,抗袁老。

  6、顺天时,所顺天时,就是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之与外界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7、调气机,《黄帝内经》中指出“百病生于气”的论点。这里的气是指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气机的病变关系到全身的病变,要保养好生命,必须注意观察气在体内的运行是否正常,当升则升,当将则将,要出则出,要进则进,一定不能反

  其道而行之。

  以上所论七条中医养生原则,贯穿在中医养生活动的各个方面。一定要深刻领会各条养生原则,井灵活运用到养生活动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初步建构了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雏形,又经后世医家的发展和补充,逐渐走向完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确立了中医养生的原则。

  

中医养生七原则 -第1张图片-农百科


标签: 中医养生原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