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建国初期生产恢复得挺不错的,听老年人说那几年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粮食增产很快,喜气洋洋。但后来搞农业社、高级农业社,农民一点自主权都没有。越折腾越穷。比如说,一会允许你拥有自留地,允许你养牲畜,一会又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农民在生产队集体劳动,一样挣工分,一样分粮。但不是先进带后进,而是后进拖后腿。很多人是出工不出力。比如种小麦关键是抢季节,但立冬了小麦还种不完,麦苗像瘌痢头,能高产吗?种完麦子才能刨地瓜,刨着刨着上冻了,地瓜干都冻在了地里。
冬天农民也不闲着,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将全公社的农民劳动力集中到一处,搞得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看起来轰轰烈烈,其实没啥效率。建水库还不错,但生产效率很低,完全人工。我们公社一个小型水库,三个冬季才建成。农田基本建设就是面子工程,没科学依据的瞎子点灯。首先是没有预案,人家都种上冬小麦了,全铲了修大寨田;其次,不会因地制宜,一个标准修大寨田,腐土埋在了深层,植被被破坏。雨季大雨一冲,七零八落。好几年长不好庄稼。
以上都是义务工,虽然有生产小队记工分,但生产小队没收入。工分越多越贬值,最终也是废纸一张。
看了这些,你爷爷那时粮食不够吃的原因找到了吗?一句话,就是不按经济规律办事。
现在为什么粮食吃不了,铺张浪费粮价也上不去,这不用我说,你自己也看明白了。
标签: 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