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夜训期间如何科学防治疾病、合理规避险情?
盛夏时节,豫西地区的山林腹地暑气蒸腾、闷热难耐。武警平顶山支队的官兵正在进行一场覆盖全时段的野外驻训。随着夜训逐渐展开,野外环境复杂、夜间视线不良等因素可能给官兵带来一些健康隐患。因此,夜训期间,科学防治疾病、合理规避险情是每名参训战友的“必修课”。
适度用眼
谨防夜盲症
夜训第5天,担负先遣勘察任务的上士倪崇林感觉眼部干涩不适、视力明显下降。他担心影响训练进度,只好找中队长说明情况,暂时跟在队伍最后。然而,一连几天,不仅倪崇林的症状不见缓解,个别新兵也开始出现类似情况。
“暂时性夜盲症是夜训期间的常见病症。野外地形复杂,夜间行军时精神要保持高度集中,用眼强度骤然增大。如果不及时补充维生素A,让眼睛充分有效地休息,就容易患上该病症。”看到有官兵出现夜盲症,随行军医林林及时提醒中队长,并给大家开出“用眼处方”。“夜间训练应避免强光,尽量使用柔性光源,同时保持光源稳定性,以减少对眼睛的刺激。训练结束后及时进行眼部放松,可组织大家做眼保健操。”林军医还根据实际情况,给有需要的官兵准备了维生素A眼用凝胶,帮助他们恢复视力。有了科学的指导,倪崇林很快回到“先锋”岗位。
把握强度
避免虚脱透支
午夜时分,黑暗笼罩了宿营地,已经持续训练8个小时的官兵简单休整后再次出发,前往下一个集结地域。行进不到3公里,新兵小李突然晕倒,所幸身旁战友反应及时,没有发生二次意外。军医诊断后说,小李是因体力透支导致虚脱。
“组织昼夜连续训练时,建议昼间以战术性训练为主,穿插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为官兵夜训留足体力。”在商讨训练计划时,为避免其他战友像小李一样因体力透支晕倒,排长王政提出建议。野外驻训本就是高强度课目,如果再进行超负荷训练,一些身体素质较弱的战友可能会出现脱水、虚脱等情况。组训者应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注重劳逸结合,高强度训练后还要通过放松性训练让官兵恢复身体机能。
“一旦发现战友出现虚脱症状,应迅速将其转移到通风处,采取头高足低的平卧位,同时松解衣扣,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如果条件允许,还应适量补充盐水和葡萄糖。”再次夜训前,随行保障的军医为官兵讲解了应急救援常识,确保大家遇到紧急情况能妥善处理。
暗夜行动
远离磕碰扭伤
“大家稍作休息,然后对周边地域进行清理,注意将陷坑、大石块、藤蔓等清理干净,难以清除的要做明显标记……”到达集结地域时已是深夜,刘队长第一时间组织班长、骨干对宿营地周边进行察看。
由于夜间光线暗淡、可视条件差、人体反应能力减弱,加上野外地面凹凸不平,官兵如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为减少官兵在夜间行动时的磕碰扭伤,该支队提前组织官兵进行暗适应训练,让官兵逐渐适应夜间环境。同时,在安全区域内组织小范围热身,充分活动手腕、脚踝、膝等易扭伤部位,提升官兵的反应能力。此外,在进行夜间实装操作、红蓝对抗等高风险课目时,官兵还对头部、肘部、膝部等薄弱关节进行了重点保护。
除了做好预防,医护人员在训练时全程跟随,一旦有战友出现磕碰扭伤,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处理,避免伤口感染发炎,并根据情况建议其适当休息。
科学补餐
保护肠胃健康
随着夜训比例逐渐增大,该支队及时为官兵提供了夜间补餐。然而,有的战友为了能早点休息,一下训练场就大快朵颐;还有的战友为了解渴,抱起水壶一饮而尽。最近,不少战友出现肠胃不适,有的还出现了胃痉挛、腹泻等症状。
“野外训练,及时补充能量很有必要,但应注意补餐时间。夜训时,常规的饮食规律被打破,容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补餐后不论是直接投入训练还是卧床休息,都可能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肠胃疾病。因此,补餐时间应与夜训开始时间或结束时间间隔半小时左右。”听完军医的解释,该支队及时调整了补餐计划,还提升了晚餐质量,尽量做到营养均衡。
此外,军医还建议驻训官兵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高温天气下训练,人体水分流失过快,补水时要少量多次,多饮温水;就餐时应放缓速度,充分咀嚼食物,减轻肠胃压力;在野外切忌随意食用野果、野生菌等未知食物,以免造成食物中毒。
标签: 科学防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