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分类:
中医分类
1、外感头痛:感受风、寒、湿邪所致,以感受风邪所致最为常见;
2、内伤头痛:肝肾脾三脏病变、气血失调(如月经前头痛)等引起
3、外伤跌扑或久病气滞血瘀所致
中医辨证
1、八纲及脏腑气血辨证:
2、外感头痛、肾虚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淤血头痛、痰浊头痛等;
2、经络辨证
后头痛为太阳经头痛、一侧或两侧头痛为少阳经头痛;前额痛为阳明经头痛,头顶痛为厥阴经头痛
西医分类
脑部炎症肿瘤、血管性头痛(高血压头痛)、神经性头痛、外伤性头痛、感冒头痛
按头痛部位分:
前额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后头痛
治疗头痛穴位:
1、后头头痛:束骨、承山
2、前额头痛:中脘、列缺
3、偏头痛:侠溪、丝竹空透率谷、风池、悬钟(绝骨)、中平穴(巨刺法)
4、头顶头痛:太冲 合谷:适合各种头痛,缓解疼痛要穴
5、月经前期头痛:三棱针点刺头维穴出血
6、肾虚肝阳上亢头痛:涌泉穴、肓俞穴(拇指按压)
7、气滞血瘀型头痛:丰隆
8、感冒头痛:风池
9、高血压头痛:太阳穴
10、外伤性头痛:阿是穴、扭伤穴
11、血管性头痛:安眠穴、外关穴
辩经辩证正确,一个穴位针刺或放血,立竿见影,头痛立止!
针刺效果不好,可放血:病在“气”针刺效果好,病在“血”放血效果好,针刺无效
针刺方法:非专业人士,没必要掌握,用数码经络治疗仪代替旧可以了
坚持艾灸:巩固疗效,全面调理,预防复发不懂专业,不会辩证辩经,一样能自我治疗!
只要告诉我们:你哪痛,剩下的交给我们!
针灸治疗各种头痛效果都非常好,但对于非专业人士,要去分清属于哪种类型头痛,实在有点难度。
所以一定要把病情详细告诉我们:
1、痛疼部位、持续时间、疼痛性质、诱因、什么情况缓解?
2、病程(疾病症状多少年了,每年发作几次)?
就诊情况、用过什么疗法或药物,效果怎样?
3、精神状态、失眠、大小便、胃口消化吸收情况?
4、其它病症或不舒服症状?
交流区地址:
头痛病症针艾治疗典型病例举例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的很清楚,‘女子……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可见女子月经与冲任二脉息息相关,尤其是冲脉,因为冲为血海。而冲脉与足阳明经关系极为密切,如《灵柩·海论》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上、下巨虚都在足阳明经上,《灵柩·经脉第十》亦说足阳明经主‘血’所生病,又因冲脉隶于阳明,并足阳明经上行,所以月经前血海有余,冲脉有热,冲脉血热循环足阳明经上冲,头痛乃作。血热随经血下泄,故其痛自止,此与《伤寒论》热入血室‘血自下,下者愈’是一个道理。《灵柩·卫气第五十二》曰:‘能治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头维穴是足阳明经最高的一个穴位,又是足阳明经的标穴所在,所以其疼痛是以头维穴为中心,一开始误认为是偏头疼是不对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疼痛病在血不在气,用针之法,当辨在气与在血,气血不同,治法亦异,故《灵柩·寿夭刚柔第六》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前者在头维针刺,刺卫调气也,然此病并不在气,是以无效;后者三棱针刺血,刺营调血也,血热既出,疼痛自止。”
头维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地8个穴位,在额角发际直上0.5寸。
典型病案2:
涌泉穴治疗“神经性头痛” ——肾虚肝阳上亢头痛
盛X,男,四十八岁,1933年5月6日就诊。患者平时性格孤僻,善怒,多头晕,近来因为家庭纠纷争吵,当夜便觉头痛如裂,经肌注安定痛、鲁米那等药,缓解数小时后疼痛如故,症见患者两手抱头,并以拳击之,表情痛苦,呻吟,舌质红,苔薄白而干,中心黄燥,脉弦数。临床诊断:神经性头痛,中医证属肾水不足,肝阳偏亢,治拟自肾阴以平肝潜阳。
取穴:双侧涌泉。取28号毫针,用提插捻转泻法,4分钟后疼痛缓解,7分钟后疼痛全除,留针30分针出针,令患者卧床休息。夜半头痛复发,在行前法针刺之,针刺三次,患者自述头清神爽,痛止告愈。
按:涌泉穴足少阴肾经之井穴,贯脊通督脉,肝肾同源,肝脉上络交巅,相互资生,针刺涌泉穴,具有滋肾平肝潜阳,引火下行之功。
典型病案3:
丰隆穴治疗“神经性头痛”——气滞血瘀型头痛
王X,女,59岁。主诉:后头痛五年余,时轻时重,曾在神经专科医院,进行诊治,疗效不显。近日来发作频繁,头痛头晕加重,伴有食欲不振,失眠,四肢乏力等,脉沉细,苔白。临床诊断:神经性头疼。中医辨证,因操劳过度,气血阻滞太阳经脉所致。
取穴:丰隆,泻法,留针三十分钟。四次治愈。
关注家人健康,关注我们!查询更多针灸艾灸治疗方案
常回家看看健康礼品是由专业医师创办,崇尚健康,追求和谐,全力为您打造一个专业的免费的健康知识普及与疾病康复预防的交流平台!关注您和家人健康,关注我们!
公司主推:艾灸针灸保健,女性健康养生、应季家居用品
让您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缓解身体不适,青春美丽,方便实用,生活更舒适!
淘宝店铺地址:
官方网站:
实体店地址:邯郸市 稽山新天地D3-3-16
标签: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